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情,超預期因素沖擊陡然增加,穩就業、保民生面臨新挑戰。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組織積極行動,攜手會員單位全力以赴促就業保民生。
制訂個案幫扶計劃、開展小組活動、了解服務對象需求,今年剛從華南農業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陳曉敏通過應聘,順利成為廣東省廣州市僑頤社會服務中心的一名社工。所學專業與工作內容高度匹配,讓她開展工作時得心應手:“現在可以將大學所學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了?!?/p>
與陳曉敏一樣,在廣州市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助力穩經濟促就業的努力下,目前已有3000余名高校畢業生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今年以來,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印發《關于引導社會組織助力穩經濟促就業工作的通知》,通過開展“走百家訪千社”調研、召開“雙統籌”工作座談會、推送就業崗位信息、向鄉村振興聯系點推介等舉措,引導社會組織助力經濟發展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截至目前,25個全市性社會組織發布就業崗位87個,其中23個工作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已招聘12名;組織、引導會員單位發布就業崗位7533個,其中4127個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已招聘3005名。
為高校畢業生開辟就業崗位
李黃明是武昌工學院的應屆畢業生,他在3月看到廣州市氫能和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發展聯合會發布的招聘消息后,及時參加應聘并順利錄用,目前已經開始工作?!拔覍W的是財務管理,在聯合會也是做財務工作。工作單位屬于新能源行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要利用所學知識不斷提高工作能力?!?李黃明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作為行業平臺組織,每年都會吸納大量高校畢業生就業。秘書長段鵬飛介紹,今年協會組織各會員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開辟了600余個就業崗位,還以落實廣東省“雙百工程”為契機,配合市民政局完成廣州“雙百工程”社工崗位的開發與招聘,吸納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就業人員2700余名?!拔覀冞€動員各會員單位積極參與基層就業服務,配合各級政府部門,在170余個鎮(街)開展就業推介會、洽談會等活動430余場次,累計促進社會就業約1800人?!?段鵬飛表示,協會將分析梳理行業發展趨勢,為高校和用人單位提供培訓指導,進一步對接高校、機構、政府部門用人需求,將行業所需、項目需求與高校培養方向有機整合,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鋪路搭橋。
此前,廣州市就動員社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促就業活動。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秘書長焦楊介紹, 2020年4月以來,廣州市社會組織持續開展網絡云招聘活動,累計發布552個崗位需求,吸引了眾多廣東省內外的高校畢業生參與,既為社會組織復工復產按下了“加速鍵”,也給穩崗就業鋪設了“快速路”。
增強民生服務保障力量
來到廣州市僑頤社會服務中心工作后,陳曉敏如魚得水。中心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服務對象以老年人、困境兒童居多,她和同事努力用專業服務為他們提供幫助。不久前,陳曉敏在走訪一戶困難家庭時了解到,他們有個“微心愿”:想有件羽絨服。陳曉敏和同事鏈接愛心資源,很快幫他們實現了這個心愿??吹揭患胰耸盏接鸾q服后高興的樣子,陳曉敏也感受到通過工作幫助他人帶來的快樂。
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州市持續在濟困、養老服務等民生保障、基本社會服務領域打造服務品牌,鼓勵引導相關行業協會、樞紐型社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及時補充專業力量,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今年以來,全市民生服務保障行業也提供了諸多就業崗位。
廣州市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王立軍介紹,協會今年持續開展了穩崗培訓,截至7月底,共培訓養老護理員4245人、中級養老護理員80人、失智老年人家庭照護者106人。同時,協會深挖會員單位潛力,促進用工招聘,目前已收集越秀、荔灣、海珠、白云、黃埔和花都6個區15家養老機構的崗位招聘需求124個,主要為一線養老護理員崗位,還有醫護、保潔和行政人員等崗位。
廣州市家庭服務聯合會副秘書長肖琪介紹,近年來,聯合會結合廣東省“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品牌工程,培養了一批家政服務領域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聯合會針對廣州市民家庭實際需求,通過舉辦家政培訓與招聘會,不斷暢通用工服務需求和人才供給渠道,促進家政行業創業就業。據統計,2021年至今,廣州市家庭服務聯合會已培訓并幫助800余名女性實現就業;開展健康管理師、保育師、育嬰師等8個工種的職業技能等級培訓,有487名學員通過培訓和考試,有力提升了家政行業人員的就業創業能力。
持續搭建勞動力供需對接平臺
一些新興的行業協會也提供了多個就業崗位,為行業發展補充新鮮力量。
廣州市游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王娟介紹,今年以來,協會組織開展了“武漢高校人才職通車——廣州天河名企推介會”“廣州天河名校百企空中雙選會——游戲行業專場線上招聘會”等雙向推介招聘活動,發布招聘需求500余次,有效搭建起會員單位與人才雙向交流的平臺。
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市將繼續鼓勵引導各行業協會商會發揮自身廣泛聯系企業、貼近產業一線等優勢,采取講好政策增信心、搭建平臺促合作、挖掘潛力促就業、創新形式促實效、強化組織促長效等措施,鼓勵具有一定就業容量和技術含量的社會組織申報就業見習基地,有序組織大學生到社會組織開展就業對接、實習實踐、志愿服務、社會公益等。同時,指導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發揮樞紐平臺作用,啟動“挖潛促就業 聯動促經濟”2022年廣州市社會組織搭建勞動力供需對接平臺的“雙促行動”。其中,8月以集中線上發布為主,介紹行業穩就業工作成效和用工需求,宣傳民生服務隊伍建設需求和具有廣州產業特色的行業用工需求;9月緊抓職業技術學校和普通高校開學契機,與校方、學生互動交流,讓廣大學生了解社會組織行業特點和發展前景;10月加強與有關部門對接協調,進行崗位宣傳,配合做好特殊群體的就業工作。